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收录情况
学术指标
期刊荣誉
编委会
编委会组成
编委会章程
编委访谈录
编委公开课
课题组集锦
文章在线
优先发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封面故事
专刊专栏
虚拟专题
特别推荐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服务
投稿须知
数据共享
下载中心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审稿服务
审稿须知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审稿专家
信息动态
道德声明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虚拟专辑
>
专刊:
3D显示技术及应用
3D显示技术及应用
三维(3D)显示是指采用光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等各种技术手段模拟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将空间物体以3D信息再现出来,呈现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图像的显示方式。近些年来,3D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于科技、教育、医学、军事和娱乐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与经济前景日益凸显。3D显示是当前发展的重要前沿技术之一,其新技术不断涌现。随着高分辨率2D显示屏和相关技术的进步,3D显示器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在众多3D显示技术中,光场裸眼3D显示技术解决了眩晕等立体观看中的视疲劳问题,其实用化指日可待,特别将为元宇宙提供重要的显示设备。
基于此背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琼华教授(SID Fellow)组织了“3D显示技术及应用”这一专刊,围绕光场3D显示、多视点3D显示、全息3D显示、近眼显示和3D交互等内容进行原创成果的展示和研究进展的专题综述。
在光场3D显示方面,高鑫等人提出了基于预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提升3D光场显示视觉分辨率的方法,展示了70度视角的光场显示效果;邓欢等人提出了基于回返器和反射偏振片的分辨率增强集成成像3D显示器,改善了显示器的黑网格效应;乔文等人综述了基于微纳光子器件的光场裸眼3D显示技术,并总结了阻碍其走向实际应用的两大瓶颈问题;于迅博等人提出了一种裸眼3D显示中的多视点校正方案,解决了空间视点分布和采集分布不匹配的问题;闫兴鹏等人提出了宏透镜阵列位置误差度量与校正方法,改善了成像质量;吕国皎等人提出了基于掩膜板阵列的消串扰集成成像3D显示方法,有效提升了集成成像3D显示的观看体验。
在多视点3D显示方面,李海峰等人提出了基于多指向型背光源的3D显示系统,实现了低串扰、全分辨、多视点的3D显示效果;于迅博等人提出了一种视点均匀分布的桌面式光场显示系统,改善了视点间的串扰问题。
在全息3D显示方面,曹良才等人综述了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计算全息波前编码方法,并总结了波前编码算法的侧重方向;桑新柱等人提出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高分辨率计算全息显示,实现了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动态全息显示效果;李勇等人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全息的虚实混合场景动态三维显示,实现了30帧/秒的彩色动态全息三维显示。
在近眼显示和3D交互方面,王梓等人综述了视网膜投影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滕东东等人提出了基于时序-偏光特性条状近眼孔径的超多视图3D显示,实现了大视角无闪烁3D显示;王琼华等人提出了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悬浮真3D显示实时交互系统,实现了30帧/秒的交互帧率。
以上一系列3D显示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的展示,希望能为广大3D显示领域同行提供借鉴,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同时希望能推动3D显示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总而言之,3D显示作为新型显示技术,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诸如高分辨率2D显示屏、平面液晶光学器件和超表面透镜等硬件的不断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迭代更新,3D显示将产生更多新的成果并且推动其应用的普及,届时全真再现人眼所见3D世界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主题关键词
:
光场3D显示
多视点3D显示
全息3D显示
近眼显示和3D交互
年期
:
2022年
第5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